English

教育软件怎样辅助学习

1998-08-19 来源:光明日报 郭扶庚 我有话说

早在1984年,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“面向现代化”。此后,他多次强调“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”。经过近20年的发展,我国的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,一大批电脑进入学校、走进家庭,成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。根据有关部门推算,截止1997年底,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应在五百万台左右,三百万台家庭拥有的电脑也大部分用于孩子的教育。

然而,我们也遗憾地看到,由于种种原因,计算机进入学校、进入家庭之后,并没有完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,有的学校虽然也投入巨资建设了良好的电脑教室,也仅仅停留在供人参观的阶段。有些家庭的电脑成了孩子游戏的工具,反倒影响了学习成绩,家长甚至视电脑为洪水猛兽,后悔不该给孩子买这“高档的奢侈品”。

据悉,广州市约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和四分之一的小学生家里有电脑,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家庭电脑拥有量大体相当,深圳等新兴城市一半以上家庭拥有电脑。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们大都怀着帮助孩子学习的初衷,为孩子买下家用电脑。然而,许多家长发现,孩子们玩电脑游戏竟像着了魔似的,不少人因此学习成绩下降,眼睛近视度上升。有些家长实在无奈,干脆以切断电源对小孩实施“控制”。有关专家认为,当前一些中小学生迷恋电脑游戏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一是学校、家长缺乏引导。不少学校没有微机课或者开设的课程不实用,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学到有效的操作知识。还有许多家长电脑知识匮乏,买回机器就放手交由孩子“掌管”,任其自由发展。二是市面上孩子们感兴趣、易接受的学习软件较少。商家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,专注于开发经营软件游戏软件,各类引人入胜的游戏光盘频频上市;相比之下,学习类软件则种类少,升级换代也慢,很难“博得”孩子们的喜爱。

广大家长、学生对电脑的需求越来越多,而我们的市场显然是滞后的。当然,用电脑免不了玩游戏,但对于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来说,孩子偶尔“翻翻牌”、“挖挖雷”还可以忍受,如果孩子沉溺于那些大型游戏,他们便会把这不可饶恕的罪过归咎于电脑,作用可能适得其反。据统计,北京的中学生里81.1%用过电脑,47.7%的学生家里有电脑或学习机;其中,486以上机型超过6成;奔腾机1996年已经超过27.2%,去年已成为主流。但十分令人难堪的是,此项调查中,63%的学生认为“玩游戏”是目前中学生对电脑的主要兴趣。此外,虽然一些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平时“玩”电脑很起劲,但一到初三或者高三这样的升学的节骨眼上,几乎所有的人便会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,或自觉自愿地把电脑尘封起来。是孩子们不想用电脑提高学习成绩吗?肯定不是。原因当然也很简单,缺乏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特性,适合中学生心理需要,能够真正帮助他们学习、减轻课业负担的好软件。

从表面来看,目前很多电脑软件商店中,教育类的软件占了很大比重,有时还给人琳琅满目的感觉,但真正购买者寥寥,大多数软件销售情况并不乐观。

有关专家认为,尽管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很快,但毕竟起步晚、经验不足,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难以适应用户的多方面需要:趣味性、娱乐性差,引不起学生的兴奋点,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,使得学生不愿接受,这几乎是当前所有教育软件存在的通病;在处理与教材的关系上,依赖性太强,应试的成分太重,很少体现素质教育的特性,一些软件甚至成了教材、黑板、教学辅导读物的电子化;设计水平低,不科学,随意拼凑痕迹十分明显,更缺乏大胆、新颖的创意;此外,种类单一,品种缺乏等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
正因如此,对于有志于开发优秀教育软件的公司来说,当前的市场上充满了无限的商机。全国现在中小学近80万所,在校生1.7亿。有关人士算了这样一笔帐,如果按全国0.5%的学校和0.5%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算,未来教育软件市场上仅光盘容量就可达2700多万张,销售额将达19亿人民币。根据测算,目前我国的教育软件也占到了整个软件市场的20%,开发潜力不可低估。同时,尽管家长中还有许多的不满意,但仍然一如既往地在期待,据调查拥有电脑的家庭70%是希望用来帮助孩子学习的,一旦有他们希望的软件出现,他们是不会吝惜在孩子的学业上进行投资的。

那么,好软件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?综合专家和师生的意见,多媒体教育软件除了要在知识性、趣味性上下功夫,还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下功夫,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,要增强软件的交互性,把多媒体特性尽可能地展现出来。既然是多媒体的教育软件,就应当明显区别于教材、教辅读物和家庭教师。她首先应该是个百科全书,课内课外无所不知,只要学生需要,都要尽量予以满足,而且知识点不能有任何差错疏漏;在形式上要尽可能轻松活泼,有幽默感,富有“游戏精神”,尽可能把枯燥的学习变得引人如胜;她还应当像个善解人意的“知心姐姐”,做错了题,她会给你各种鼓励,做对了则要不吝啬表扬;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,设计上要有一定的梯度,使软件更有科学性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把握“新质生产力”概念的理论基础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